既然忘不了,那就不要去忘记,让时间去解决一切。
2020过得如此之快,以至于年底整理手机相册,才发现已经进入2021了。新加坡是一个四季如夏,一年四季气温都变化不大的地方,没有了四季明显的变换,更容易让人模糊了对时间的感知。
从年底网易云音乐生成的年度报告来看,黄老板的这首《Photograph》竟然是我本年度听的次数最多的一首歌……
听着黄老板的歌,整理着照片,顺便用照片回顾一下飞逝而去的2020。
疫情
00
年初临近春节的时候,还换了一把马币,跟同事一起去马来西亚的新山玩了一圈。大家一边畅玩,一边感叹:仅仅跟新加坡一桥之隔的城市,为何消费如此便宜? 谁知道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。
春节临近,请了年假回国,直飞的往返机票略贵,临时选择了去HK转机的路线(新加坡->HK->成都)。由于2019年在HK发生的各种众所周知的事情,订完机票过后突然有点后悔,甚至有点担心去HK转机的安全,后来又觉得退票麻烦,还是壮着胆子去了……
在HK中途转机大概有6小时左右的空余时间,正好持中国护照在HK转机,可以免签注入境HK。在跟机场工作人员反复确认入境是否安全后,得到的答复是:”Until now, it’s safe…”。好吧! 二话不说,兑换了点港币,直接入境HK去走一圈。
路过中环,去了佐敦道,经过重庆大厦,还去维港旁边走了一圈。
维港边上,还听一个说着四川话的大妈正在拍照,感觉一切风平浪静,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……
找了家路边的餐馆,吃了顿味道不错的烧鹅饭,微信上得知国内口罩已经卖断货了,顺便还在一家屈臣氏买了袋口罩,然后顺利登上了回国的航班。
01
回成都后,简单收拾了一下,又直接开车回到了老家。在老家待了一周,见到了从各地回老家的初中同学。
然后,终于又吃到了向往已久的老家的各种米粉……
后来疫情越发严重,提前改变计划,从老家绵竹回到了成都。回成都的高速路上,已经有各种检查站开始逐个给乘客量体温和登记了。
返回成都后,最关心的是航班信息。因为疫情,各种航班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动或者是取消,很庆幸之前订的2.1号回坡的机票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。
回到新加坡之后,才知道因为疫情,各国入境政策不断收紧,2.2号过后很多从国内来新加坡的航班都取消了。
02
2月初刚回新加坡,大街上都没几个人戴口罩,网上也看到各类文章,开始质疑新加坡佛系抗疫。直到后来客工宿舍疫情爆发,新加坡开始了漫长的阻断措施。
回新加坡需要居家隔离两周,其间不断收到人力部打来的电话和发来的短信,要求每天间隔一定的时间,上报实时位置,其实这边并没有佛系抗疫,对于居家隔离人员的监督还是挺到位的。居家隔离结束后,回公司上班没多久,随着疫情不断严重,4月7号到6月1号,整个新加坡进入了接近两个月漫长的阻断阶段。
所有公司的员工,都被要求把电脑带回家,在家里远程工作。
作为一个IT搬砖码农,之前在国内的时候也读过DHH的那本《Remote》,幻想着有一天也能体验一下远程工作这种方式。但是没想到,这个愿望竟然在2020这一年,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了。
阻断期间,各种商铺一律要求停止营业,所有人也被要求尽量减少外出,除非是出去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。要去餐馆吃大餐是不可能了,不过在家里也可以把火锅、烤肉、钵钵鸡、腊肉给安排上。
03
6月开始,终于又可以回公司上班了,公司的所有同事分为A/B两组,每周轮流回公司上班,这样可以随时保证只有一半的人员在公司,也避免了人员过于密集。这样的工作方式一直持续到年底,随着新加坡的抗疫宣布进入第三阶段,也总算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。最近的大新闻也要算疫苗开始正式注射了,真希望这波疫情能尽快过去。
PS: 五月算是在坡工作满一年,六月回公司领了个杯具:
搬家
来新加坡一年半有余,已经搬家过两次了。刚来的时候短租了两个月的HDB,后来因为接家里人过来,在HillView租了一个公寓,6月阻断措施结束过后,合同到期,7月再次搬家到Serangoon。对比住过的三个地方,印象最深刻的还是HillView了。HillView译为“山景”,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接近大自然风景的地方,因为旁边就是新加坡号称第一高峰(海拔163.63米) 的自然保护区: Bukit Timah Nature Reserve。
我租的公寓,大概就在Bukit Timah山脚下的街对面。当初看上这套公寓,是因为这种老式的公寓空间宽敞,阳台外的风景很吸引人,经常还有各种不知名的鸟飞来阳台,朝客厅内打量,偶尔一两只大胆的鸟踱步进客厅也是常事。
公寓所在的小区也很原生态,满眼可见的绿色,去小区里走走,半路上碰上个蜥蜴也不要太惊讶!
户外徒步
自从来坡以后,喜欢上了徒步,2020一整年,也去徒步了很多次。次数最多的,要算之前HillView旁边的Bukit Timah,在疫情阻断期间,几乎每周都去。虽然号称海拔163.63米,但是20多分钟就能从山脚到山顶,40分钟能走个来回。
其次是麦里芝蓄水池 (MacRitchie Reservoir),在坡县徒步必去的一个地方,徒步的线路可以自由DIY,我每次去大概是走一圈13KM的线路。
10月跟同事组织了一次海岛游,因为疫情的缘故,新加坡旁边的马来和印尼都封锁了边境,要来一次跨国海岛游是不大可能了。这个时候,坐船去乌敏岛(Pulau Ubin)是个不错的选择,因为这个岛是新加坡的第二大外岛,不用出入境,直接坐船可登岛。去乌敏岛,可以欣赏岛上的多处历史古迹、椰子橡胶种植园、养鱼场,以及新加坡硕果仅存的甘榜 (kampong,源自马来语,意指 “传统村落”)。去岛上租个自行车四处骑着撒欢是个不错的选择!
又或者,在东部的海边栈道漫步,看看海景……
岛上猴子成群,野猪也随处可见,不过它们已经对游客司空见惯。
开源项目
整个上半年保持了一定的更新和迭代速度,可是到了下半年,就开始忙了,大部分经历耗在了工作和其他事情上,今年整体的contributions只是是去年的一半。
很幸运的是,JetBrains的开源项目支持计划,又给续了一年的Free Subscription,感恩!
四月,阻断期间在家,受邀参加了一期《小人物》PodCast的录制,跟播主聊了一期在新加坡的生活和长期一直维护的开源项目。
另外,上半年还自学了一下React,同时用Next.js把之前做的一个网站重写了一遍,没想到到了年底,日访问量涨了不少。今年打算继续对网站进行一波优化,然后看看如何将流量变为收入。
工作
上半年阻断期间,一直在家工作,继续维护从入职以来做的项目。下半年由于组织架构调整,之前做的项目被并入到其他组了,我也跟着换了项目组,随即开始忙起来。年底的四次大促:(9.9 / 10.10 / 11.11 / 12.12) 依旧很忙。
考试
嗯,在2020下半年开始忙的时候,我还参加了了两场考试,都是为了填之前挖的坑。
CKAD考试
之前国内的工作一直跟Kubernetes打交道,想到要是能拿个相关认证也是极好的。2019年底圣诞的时候,剁手入了CKAD考试,结果到了2020才想起还有这么个考试。于是,从8月开始准备,9月参加在线考试,中途还买了个在线的课程便于复习。考试过程中有惊无险,总算是幸运的通过了,写了篇经验总结,方便要备考的同学准备:《CKAD认证备考经验分享》
雅思考试
9月考完CKAD,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雅思。其实雅思也是之前来坡之后一直想准备的考试,从19年10月开始有了这个打算,后来从淘宝海淘了几本剑桥雅思真题,中途断断续续开始准备,其间一直不得要领,几乎放弃。转眼间就来到了2020,上半年也就断断续续做了一下阅读,听力,看了一遍雅思写作的书。直到准备完CKAD考试,狠心报了个国内在线的雅思强化班。
刚好年底又是公司的四次大促活动,工作上本来很忙,雅思课程的直播时间大部分是在白天上班时间,要不就是下午还没下班的时间。要看雅思课程的直播是没办法了,只能下班后连忙赶回家吃饭,然后看在线课程回放,一期期的跟完强化课程,然后跟着指导进行练习。我也不知道我哪来的精力,感觉上大学考英语四级的时候,我都没这么认真过……
雅思考试确实是有一些技巧和方法的,跟着强化班训练下来,感觉效果不错。终于在11月的时候,预约了年底圣诞节前一周的雅思机考,终于在圣诞节过后,拿到了成绩。
考试总结:
- 听力不及预期,平时训练的时候都是7分,考试比预期低了一些。
- 阅读有点超乎意料,平时训练的时候是朝着7分这个目标的,预期分数也是7分而已,没想到得了个8分。
- 口语是比较惨烈的,败在了Part2部分。由于之前复习时间有限,大部分时间放在了阅读和听力,口语完全没准备就上阵了。导致Part2部分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话题,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,词穷了……
- 写作也是准备时间不足,仅得了6分。正常操作是去买几篇雅思精批,考试前多练习写几篇,找找感觉。然而我就看了一遍雅思写作的书,熟悉了一下套路,练习不充分,还有提分的余地。
另外,选择机考雅思还是不错的,出分快,而且写作可以直接键盘输入,效率比手写高,完美规避了书写不好看影响分数的问题,最重要的是:码农打字速度有先天优势……
所以,雅思首考,口语不尽人意,2021,要不再刷一次雅思A类?
关于2021
2020年底准备考试,阅读的时间减少了,如果新年有什么计划的话,大概是希望能继续保持阅读和持续学习的习惯。之前从国内海淘的大屏幕电子阅读器,也吃灰了一段时间,得重新用起来。
另外,希望这场疫情能尽快结束,真想再回一次老家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