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imothy

君看一叶舟,出没风波里


  • 首页

  • 分类

  • 归档

  • 项目

  • 关于

VPS常用设置技巧整理

发表于 2010-06-28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406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本文记录一下搭建VPS常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。此文针对基于Ubuntu系统的VPS,不同Linux发行版估计有稍许差异。

修改SSH默认端口

不要使用默认的22端口,这样很容易暴露SSH服务,也为暴力猜解用户名和密码留下了隐患。解决方法,是将/etc/ssh/sshd_config中的Port由默认的22,改为其他端口

不允许root帐号通过SSH直接登录

这样也是相当危险的,一般的做法是通过SSH配置文件,限制root帐号直接登录。修改/etc/ssh/sshd_config,将PermitRootLogin的值改为no。这样,SSH一律使用普通用户登录,在需要执行更高权限命令时,通过sudo命令,或者su成root再执行

限制同一ID同时多重登陆

这样的做法,能让同一个ID,在同一时间内不能被多人同时登录。 实现方法:编辑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 加入如下配置项即可:

  • hard maxlogins 1

开启只有FTP登录权限,却没有Shell权限的帐户

非常简单,在useradd添加帐户的时候,设置用户的home目录,却不设置shell类型即可

useradd -d /home/user1 -s /bin/false user1

这样,为用户设置了home目录,shell为/bin/false,也即一个不存在的shell,这样,这个用户就只有FTP权限,没有Shell权限了。前提是需要在/etc/shells里面加入/bin/false这种不存在的shell类型,这样系统才不会报错。

VPS禁止ping

echo 1 > /proc/sys/net/ipv4/icmp_echo_ignore_all  #禁止ping
echo 0 > /proc/sys/net/ipv4/icmp_echo_ignore_all  #允许ping

Objective-C 学习笔记(一) 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

发表于 2010-06-23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0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iPhone更新至OS 4.0

发表于 2010-06-22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384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昨天iPhone OS 4.0的发布,成为这两天最热闹的一件事了。估计全世界的果粉都等着这一天的到来。昨晚网上等到12点多,都没见OS 4.0公布出来,白天又要上班,所以只有等今晚了。晚饭过后,就开着iTunes,接上iPhone,准备更新固件。
iPhone1

接上iPhone后,iTunes能检测到最新版的4.0固件,于是俺迫不及待的点击了更新。可是好事多磨啊,估计全世界众多的果粉,都在连接和下载,下载速度变得很慢。不幸的是,我的更新看来下载快完成一半了,结果突然显示连接错误,下载停止了。更无语的是,竟然不支持断点续传,又要重新下载。这样的悲剧重复了两三次,实在是没信心了。后来在网上找到公布出来的官方OS的HTTP下载地址,索性开了个QQ旋风来下载,国产软件果然不负众望,以飞快的速度把固件给拖了下来……(看来关键时刻,还是国货当自强啊,嘿嘿)
接下来就是刷机,国产很简单,几分钟后,iPhone就伴随着新的OS 4.0启动了。启动后,在iTunes里能看到更新后的固件版本:
iPhone2
最后,来一张更新固件后的iPhone截图:
iPhone3
OS 4.0的一些新特性,只有慢慢体会了。今晚总算顺利完成了固件升级,打完收工……

启用Lazy Load插件

发表于 2010-06-19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98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Lazy Load是基于jQuery的插件,能让页面的加载更加有序。在遇到图片比较多的页面的时候,就更能派上用场了。由于Blog加载了jQuery,正好也可以用上这个。

具体的设置,可以参考A-Shun同学的相关文章。启用后试用了一下,效果还不错。推荐有兴趣的同学也试试。

Linode is 7 years old!

发表于 2010-06-17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108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早上收到Ben同学的消息,说Linode庆祝7周岁生日,把所有用户的内存全升级了,内存升级幅度达42% 开始我还不太相信,结果在blog.linode.com发现官方一篇慷慨激昂的博文,果然是真的!这下380多的内存变成了512MB,相当赞。看来linode很有眼光,这样一来,产品更有竞争力了。祝linode越来越好!

Blog近期改动小记

发表于 2010-06-16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611 字 | 阅读时长 ≈ 2 分钟

近期对Blog改动较多,不过俺发现对自己Blog还是有许多不太满意的地方,所以又开始折腾了。
1.首先,增加了Blog顶部和尾部快速滚动的功能,大家可以看到在Blog左下角,有一个向上和向下的箭头图标,点击相应的图标,即可实现Blog顶部和尾部的快速滚动了。其实当初是想作成在Blog尾部双击鼠标,就可以快速回到Blog顶部的,后来林木木同学提议这样做会在用户填写评论的时候,不小心双击,有一定的冲突。后来,就做成了左下角的滚动图标。滚动图标的图片,是从网上找来的,滚动图标的CSS实现,是从ZWW同学那里偷师来的,滚动效果,jQuery实现,也是从林木木同学那里偷师来的。
2.将右上角的twitter,facebook,rss三个图标图标和左下角的快速滚动图标,加上了动态效果。默认是半透明的,鼠标悬停后,变为不透明,CSS实现。效果还不错,感觉有用的同学,可以直接参考本Blog的CSS样式表了。
3.第三个改动,也是我感激挺有用的。常常评论的同学,每次都要重复输入用户名、邮箱和网页地址,这是相当繁琐的,为了改善体验,参考了林木木同学的一篇文章。原理是通过PHP获取用户的Cookie,把先前的用户名、邮箱、网页地址统统取出来,默认给填好,并把这三个框给隐藏起来。这样看起来就好像用户已经登录的样子,再也不用重复输入了。这项改动挺实用的,确实能为你的Blog改善不少的用户体验,建议有兴趣的同学都能用上。
4.启用了Google XML Sitemap插件,这个,不用说了,感觉很重要的插件,不过我现在才启用……
5.为文章标题的点击事件,加上了jQuery效果。点击时,显示”页面加载中…”,然后进行跳转,感觉这样变动态了一些。

这次的折腾,就到这里了,尽管是偷师,但是感觉也从中学到了不少,特别是CSS和jQuery。或许以后还会对Blog进行更多的改进,等下次再折腾了。

iPhone使用技巧两则

发表于 2010-06-16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279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俺的iPhone 3GS用了有一段时间了,从用户体验和性能方面来看,感觉非常满意。发现有一些功能非常实用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使用电脑通过iPhone共享上网

这功能其实非常实用,毕竟都有带电脑外出的时候,单是又没法上网。刚好我的iPhone用的联通3G,这样上网速度快了不少,其实iPhone内置了上网共享的功能,可以通过USB和蓝牙进行网络共享,非常方便。只需要将iPhone通过USB或者蓝牙,连接上电脑,然后在 “设置”->“通用”->“网络”-> “网络共享”,将其打开即可。 [IMG_0024[1]](https://xiaozhou.net/pics/iPhone_A6C5/IMG_00241_thumb.png)3G的速度果然不一般,比移动GPRS快多了……

使用iPhone进行屏幕截取

这其实也是iPhone内置的功能,要在手机任意屏幕进行截屏操作的话,只需要同时按住电源开关,再按一下Home键,这时,屏幕会突然闪一下,有相机的快门声。随后,去你手机的相册看你截屏的图片文件吧。

BurstNET和Linode VPS的UnixBench测试

发表于 2010-06-13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1.9k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0 分钟

今晚试了试UnixBench在VPS上的测试,想比较下BurstNET和Linode的VPS的差异。 首先要准备一下测试环境,下载和编译一下UnixBench。这次测试我分别用了UnixBench 4.1.0版,和最新的UnixBench 5.1.2版。 下载及编译UnixBench:

wget http://members.dslextreme.com/users/andylee/unixbench-4.1.0-wht.tar.gz
tar zxvf unixbench-4.1.0-wht.tar.gz
#解压后,得到一个unixbench-4.1.0-wht-2的目录,进入目录,然后编译unixbench
cd unixbench-4.1.0-wht-2
make
#编译完成后,运行
./Run

这里还要注意一下,如果运行时出错,提示:Please install /usr/bin/time. 的话,需要安装time

apt-get install time

UnixBench 5.1.2版的编译方法类似,如果在编译时出现错误,提示找不到X11一类的库的时候,需要编辑Makefile,将 GRAPHIC_TESTS = defined 这一行注释掉即可,因为对于VPS,不需要对显卡进行测试。

这样,编译完成之后,就可以开始运行测试了。整个过程大概持续十几分钟,最终的结果就会出来。

阅读全文 »

Blog插件更新

发表于 2010-06-11 | 分类于 站点日志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353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很久没整理下Blog了,这次对Blog的一些插件做了一些调整和更新。 为了优化一下Blog访问速度和用户体验,正式启用了WP Super Cache插件。Nginx下需要单独在配置文件中设置一下,生效后,随便访问几个页面,看到Blog的wp-content/cache目录下生成文件了,表示成功启用了。设置的方式,可以参考久酷同学的一篇文章。 另外,貌似WP Super Cache插件和WP-PostViews插件有一些冲突,启用了WP Super Cache后,发现文章计数停住不动了,估计是因为生成了静态页面的关系。想了一下,俺的文章其实访问量并不是很大,显示一下文章访问量意义也不太明显,所以为了性能的缘故,暂时停用了WP-PostViews插件。网上貌似有关于这两个插件冲突的解决方法,不过今天暂时没时间细细研究了,空了再试试。 最后,替换掉一个评论者信息的插件Comment Info Detector,感觉WP-UserAgent能检测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版本更多一些,所以用了它。 其实俺比较喜欢的是WP Super Cache这个插件,希望它对Blog的访问速度有一定的提升。嗯,观察几天Blog访问情况就知道结果了。

女儿一岁啦!

发表于 2010-06-10 | 分类于 随笔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147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2010.6.10,是值得纪念的日子。女儿一岁了,感觉这一年真不容易啊。也许,只有亲身体验一下带孩子的辛苦,才知道作父母的不容易。由此也想到我小的时候,父母也一定是很辛苦的带我。不管怎样,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,很是值得欣慰,期待着她能走路和流利说话的那一天,呵呵。特地给她准备了一个小蛋糕,小小庆祝一下。PS:今天也是新公司入职第一天,感觉还不错……

image

Tunnelier实现多人共享SSH上网

发表于 2010-06-08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509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自从Tunnelier问世之后,网上就有很多同学都推荐这款的SSH客户端工具。除了有基本的SSH终端功能,以及对SFTP的支持,还支持SSH端口动态转发功能,也就是咱常提到的SSH加密隧道代理了。久酷同学也在博客中推荐过此软件。而且经过众多网友测试,其隧道代理的速度要比常用的MyEnTunnel还快。所以此软件一出,我也立马用此软件,取代了之前的MyEnTunnel。使用Tunnelier的方便之处还在于,可以把不同SSH代理设置的信息保存为不同的Profile保存起来,如果有多个SSH账户需要切换,这是相当方便的。 不过,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Tunnelier的另外一个不错的贴心小功能,就是支持多人共享一个SSH帐号来跨栏。由于Tunnelier只是一个代理软件,拥有了它还不能实现跨栏,你还需要一个国外的SSH账户才可以。但是由于一些主机的限制,同一个SSH账户是不允许在不同的机器同时登录的。为了节约口袋里的银子,让资源最大化利用,Tunnelier支持局域网内多人共享同一个SSH账户上网。设置起来也很简单: image平常我们默认把Services标签页中,Listen Interface设置为127.0.0.1,是为了实现本机代理。需要实现局域网共享SSH的话,需要把这里设置为0.0.0.0,并重新登录一下SSH即可。别忘了把Windows防火墙设置为允许外部程序访问本机代理端口。比如我的本机监听端口为:1080。 这样,局域网其他机器,通过局域网IP,就可以访问我在本机建立的这个代理隧道了,比如: 192.168.0.100:1080 。设置起来其实相当的简单,不过确实是一项很实用的功能。

Ubuntu中setfacl命令提示 Operation not supported 错误及解决方法

发表于 2010-06-06 | 分类于 技术控 | | 阅读次数:
字数统计: 377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ACL是Linux中的访问控制列表,它提供对文件、目录更好的读写、访问控制权限等功能,也是我在Ubuntu下配置用户权限经常用到的工具。ACL工具的安装非常简单:

sudo apt-get install acl

系统便会自动下载、安装ACL工具。安装好后,你就可以通过setfacl和getfacl来设置、获取文件及目录的访问控制权限了。

最近在用ACL设置权限的时候,老是提示: Operation not supported ,百思不得其解,反复检查了shell命令,并没有发现不妥之处,后来在向google老师请教后,发现Linux下的文件系统,在挂接时,有可能默认并没有开启对ACL的支持。通过如下命令可以检查:

mount -l

比如,在我的VPS中,通过此命令的输出信息,就能看到,我要设置权限的目录是在/home 而此目录是和根目录在同一个文件系统,被统一加载为 / 的。这个文件系统默认并没有开启动对ACL的支持,需要我们修改/etc/fstab来开启ACL支持。做法比较简单:

vim /etc/fstab

在你所需要的文件系统options中,追加acl(注意是小写),如下:

/dev/xvda / ext3 rw,acl 0 1

修改后,保存并退出,然后直接重启系统,或者直接umount该文件系统,并重新mount。最后再用mount -l确认一下看ACL支持是否开启即可。

1…242526…47
Timothy

Timothy

Timothy的技术博客,记录技术以及生活点滴

564 日志
8 分类
1187 标签
RSS
github twitter
Links
  • ZWWoOoOo
  • 花開未央
  • 守望轩
  • 大漠说程序
  • ChengBo
  • BlueAndHack
  • 程序员小辉
  • 子痕的博客
  • WoodenRobot
  • VPS大佬
  • 毕扬博客
  • VPSDad
  • 猫爪导航
  • ss1271的奋斗
  • Kian.Li
  • YoungForest
  • Fred's Blog
  • Jacklandrin
© 2025 Timothy
由 Hexo 强力驱动
|
主题 — NexT.Muse v5.1.4